7月4日,我會副理事長譚一鳴一行前往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實地調研學習和交流。在大藤峽公司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黃俊,廣州珠江水資源保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珩等領導陪同下實地調研參觀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及南木江生態保護園,并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批準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也是珠江流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工程壩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峽峽谷出口,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灌溉等綜合效益于一體。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生態保護主要建設“一中心、雙魚道、雙增殖站、五人造生境”,是全國水利工程最大的水生態保護工程體系。
南木江生態園位于南木江副壩下游,集陸生、水生為一體,兼顧科研、繁育、科普等綜合效益。由于大壩阻隔洄流性魚類的洄流通道,影響上下游之間魚類種群的交流,園區內的紅水河珍稀魚類保育中心主要負責紅水河流域內魚類的繁殖、保育、救護、監測、研究等工作,以滿足水生生物保護需要,為流域生態保護發展和珍稀魚類增殖放流提供支撐。
座談會上,黃俊介紹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及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以及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公益屬性和積極推動生態環保公益項目的工作情況。譚一鳴介紹了基金會的基本情況和長期致力于環保公益事業,在紅樹林濕地保護、水源水質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環保公益項目上進行的有益實踐和貢獻。劉珩介紹了珍稀魚類保育中心運營情況和技術支撐情況。三方同意今后進一步加強交流溝通,特別是在推動珍稀魚類增殖放流及相關科研等生態環保公益項目和生態環保公益宣傳上,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一同合作做好工作。
我會候任法人代表楊上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治明、副理事長鄧繼勇,大藤峽公司環境移民部副主任何大江、馬海濤,廣州珠江水資源保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慧英、大藤峽增殖站站長胡偉能等參加調研和座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