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孫志洋副省長專項 聽取基金會工作匯報。
五屆一次會議選舉譚一鳴任理事長。
舉行“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六五世界環境日新聞發布會。
資助下屯村成功創建“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
與廣東環保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聘任劉文清、張遠航兩名院士任戰略發展顧問。
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博士團。
再次獲評5A等級。
合作舉辦“第九屆嶺南論壇”。
與省環境權益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舉辦2021年末公益捐贈儀式。
與小鵬公益基金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啟動“送口罩·獻愛心,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公益活動。
“南嶺公益訴訟案”生態修復工作完成。
啟動“感恩東江”扶貧助學計劃。
舉辦“奉獻愛心·呵護海龜” 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暨公益慈善拍賣會。
攜手廣東恒健組建綠色 生態環境產業基金。
發起成立的省環保糾紛人民調解委揭牌。
舉辦十五周年慶典暨感恩東江公益拍賣會。
發起“幼教環境空氣質量‘萬園行’公益活動”。
參加“百家社會組織走近留守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
建立環保專家庫。
四屆一次會議選舉黃振達任理事長。
獲評“優秀社會組織”等四個獎項。
編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實用技術推介》。
正式認定為慈善組織。
舉辦首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宣導會。
聯合舉辦“三月三”祈福放生活動。
主辦惡臭氣體在線監控技術研討會。
啟動河源紫金縣鳳安鎮 竹塘村1200畝水源林種植項目。
啟動河源東源縣義合鎮 1000畝水源林種植項目。
與省扶貧基金會 共商“環保扶貧”、“生態扶貧”。
環境公益維權法律服務中心對外辦公。
啟動河源紫金縣鳳安鎮上坑村、 仁里村1000畝水源林種植項目。
啟動“粵環?!せ洉r尚·變廢為寶 我最行”公益活動。
成立工會小組和婦女小組。
首次獲評5A等級基金會。
成立河源代表處。
啟動江西贛州定南縣禮亨水庫旁500畝水源林種植項目。
啟動江西贛州尋烏縣黃岡山公園1050畝水源林種植項目。
召開石粉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研討會。
舉辦環境污染責任險宣導暨培訓會。
舉辦“感恩東江” 啟動儀式暨十周年紀念會。
與江西省省長鹿心社商談“感恩東江”公益。
啟動河源龍川縣龍母鎮、麻布崗鎮、赤光鎮共計5000畝水源林種植項目。
聯合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舉辦“廢舊潤滑油回收技術交流會”。
召開三屆一次全體會議。
澳門環保局局長張紹基訪問基金會。
舉辦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研討會。
資助惠東縣石屋寮村共建生態示范村。
啟動海豐紅樹林公益項目,種植紅樹林2000畝,恢復濕地2000畝。
成立法律事務委員會。
舉辦新會紅樹林啟動儀式,種植紅樹林1100畝。
舉辦臺山紅樹林啟動儀式,種植紅樹林1000畝。
舉辦“光催化應用與發展論壇”。
成立中共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支部委員會。
《環保公益》雜志創刊。
協辦南海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舉辦印尼畫家珊妮雅“我的家園我的天”慈善拍賣畫展。
舉辦廣東佛教界捐資建設紅樹林活動儀式。
聯合省人大環資委等成立省環保志愿者指導委員會。
舉辦珠海紅樹林啟動儀式,種植紅樹林1010畝。
試播《警戒線-環保聚焦》電視欄目。
承辦“綠動未來·2008年綠色創投方案評選活動”。
二屆理事會屆中改選,選舉陳堅任理事長。
舉辦湛江紅樹林啟動儀式,種植紅樹林1406畝。
主辦“垃圾零填埋”新技術推介會。
舉辦“綠色的呼喚 喜粵摯友營 走進紅樹林”文藝匯演。
召開“同在藍天下 共建紅樹林”公益活動新聞發布會。
在廣東新聞頻道開播 2009年6月,《環保公益》雜志創刊。 《綠色呼喚》電視欄目。
舉辦“關注臭氧層, 關注全球變暖——“綠手帕”環保節能理念宣傳活動”。
啟動“環保全民總動員”項目系列活動。~
舉辦“三周年慶典暨‘綠色廣東’ 環保公益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在全省首次制作、 發行環保郵冊《和諧社會 綠色廣東》。
舉辦在廣東衛視播出的全省首臺 大型環保公益文藝晚會《綠色的呼喚》。
“二屆一次會議選舉李伊惠任理事長。
“廣東環保公益網”上線。
基金會正式成立, 成為全國首個省級環?;饡?。
省政府同意成立基金會。